走路像醉汉?说话像吟诗?手脚总“打滑”?当心!这可能是小脑萎缩共济失调在作祟!
小脑,是大脑后方的“精密指挥官”,专管身体平衡、协调和精细动作。当它发生萎缩退化,指挥失灵,身体便陷入“各自为政”的混乱状态,这就是小脑性共济失调。它的核心表现就是一个词——“失调”,身体不听使唤了!
核心警报:共济失调(协调不能)
平衡障碍:
站立不稳: 像站在摇晃的甲板上,双脚需分开很宽才能勉强站稳,闭眼时更明显(闭目难立征阳性)。
行走不稳: 走路摇摇晃晃,步态蹒跚,像喝醉酒的人(蹒跚步态/醉汉步态)。两脚间距宽,左右摇摆,容易向患侧倾倒。
姿势协调障碍:
姿势反射差: 身体难以快速调整姿势维持平衡,轻轻一推就可能摔倒。
展开剩余64%肢体协调障碍:
指鼻不准: 伸直手臂,然后用食指去点自己的鼻尖,动作笨拙、摇晃、指不准。
跟膝胫不稳: 平躺时,抬起一只脚,将脚跟沿着另一侧小腿胫骨从上往下滑动,动作不稳、颤抖、偏离轨道。
轮替动作笨拙: 快速翻转手掌或做其他交替动作时,速度慢、节奏乱、不协调。
意向性震颤: 做有目的的动作(如伸手拿水杯)时,手或肢体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剧,静止时反而减轻。
运动控制障碍:
动作分解: 本该流畅完成的动作变得僵硬、分解成一截一截。
辨距不良: 判断距离失误,比如拿杯子时伸过头或够不到。
书写障碍: 写字笔画颤抖、字体过大、不规则、难以成行(大写症)。
重要伴随症状:
构音障碍(吟诗样语言):
说话含糊不清、吐字缓慢、语调平板、忽高忽低、断断续续,像在朗诵诗歌或喝醉酒说话。严重时难以听懂。
眼球运动障碍:
眼球震颤: 眼球出现不自主、有节律的来回摆动(水平、垂直或旋转),看东西模糊、跳动或有虚影。
追踪困难: 眼睛难以平稳地跟随移动的物体。
吞咽困难(吞咽障碍):
咽喉肌肉协调性差,导致吞咽费力、缓慢、容易呛咳(尤其在喝水或吃流食时),增加吸入性肺炎风险。
肌张力异常:
可能出现肌张力减低(肢体松软无力)或肌张力增高(僵硬),但不如帕金森病典型。
其他可能症状(因病因和累及范围而异):
头痛、头晕。
认知功能改变: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思维速度减慢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执行功能下降等(非必然)。
膀胱功能障碍: 如尿急、尿失禁。
疲劳感明显。
发布于:北京市